一個好的舒適圈,可以讓人獲得安慰和力量,好再度走近這個不舒服的世界,成為下一個人的安慰和力量。
期許這裡成為這樣的一個平台,大吐為快後,還能發生許多好的改變。
一個好的舒適圈,可以讓人獲得安慰和力量,好再度走近這個不舒服的世界,成為下一個人的安慰和力量。
期許這裡成為這樣的一個平台,大吐為快後,還能發生許多好的改變。
為何台灣的受眾這麼容易被輿論挑起情緒?為何對各種時事議題的討論(尤其是涉及到某種"暴力"的議題)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,淪為兩派陣營,互相叫囂喊「挺誰」、「殺誰」?具有建設性且邏輯嚴謹的書籍和論述,卻總是乏人問津?
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對基督教次文化的依賴,便無可避免地要面對一個核心問題——如果這些象徵性的外在形式都被移除,我們的信仰還剩下什麼?當沒有詩歌可唱,沒有主日可參加,沒有基督徒社群的圍繞,我們是否仍能確信自己與上帝的關係?
在前一段的時代特性的覺察之下,我想反思教會圈對於「基督教次文化」的依賴,我並不是想評判基督教次文化存在是「好」或「壞」,二元化的觀點在我看來太過狹隘,我僅想分享我所觀察到基督教的次文化,我認為其發展要歸功於消費主義和萬物娛樂化的影響,因為在更早的年代中,並沒有這麼多的基督教商品...
ENFP就像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,永遠渴望新鮮、熱愛自由,並且具備無與倫比的感染力,讓身邊的人不自覺地被他們的熱情吸引(算是MBTI中的人氣王之一!天生就容易有好人緣)
INFJ像是一台全時運轉的心理雷達,無時無刻感應外界的情緒變化,甚至連他人的困難都自動掃描並想辦法解決(關不掉、根本關不掉),就我所知許多INFJ都有經常聽音樂隔絕外界信號干擾的習慣,對噪音格外敏感,我想這是因為他們雷達太敏銳又關不掉,真的不能再承受更多刺激了,否則能量消耗會很快很容易暴躁...
INFP算是非常喜歡自我探索的一個人格了,他們或許在幼年因為敏感的特質而經歷過不少痛苦,但他們其實內在飽含著堅韌的精神能量,是所謂的「大後期人格」,只要能夠成熟獨立起來,會變得很有力量喔!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給INFP們的成長建議吧...
INTP,這個內向(Introverted)、直覺(Intuitive)、思考(Thinking)、感知(Perceiving)組合而成的人格類型,有一種獨特的魅力。他們天生是思想的冒險家,擁有無止境的好奇心,永遠在拆解世界的運作邏輯...
比起單純地「經歷生活」,INTJ更傾向「設計生活」。他們習慣拉高自己的位置,從上帝視角俯瞰一切,預測結果,推演可能;他們腦中那條「最佳路線」永遠不缺,甚至有好幾套備案......
現在的我,想到基督徒,我的腦袋已經不會再蹦出那一個「好基督徒」的幻影了,而是「各式各樣的基督徒」,各式各樣讓我驚嘆上帝奇妙的基督徒...
這篇文章是為所有女性朋友而寫的,無論你單身與否、結婚與否、顏值身材如何、收入如何,我都認為不影響女性能透過「致力成為精神上的強者」而為這個世界產生卓越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