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基督徒

Blurred pedestrians crossing a busy Hong Kong street, showcasing urban movement and dynamics.

True雜談|閱讀《流動的現代性》的反思:對基督教次文化過度依賴,是否反而抑制了對信仰核心的追尋?(上)

在前一段的時代特性的覺察之下,我想反思教會圈對於「基督教次文化」的依賴,我並不是想評判基督教次文化存在是「好」或「壞」,二元化的觀點在我看來太過狹隘,我僅想分享我所觀察到基督教的次文化,我認為其發展要歸功於消費主義和萬物娛樂化的影響,因為在更早的年代中,並沒有這麼多的基督教商品...

聊聊|基督徒,能不能開始講人話?(下)

走出厚厚的教會同溫層,先從文化自覺開始

回到(上)篇中最先提到的問題,我不認為浸泡在教會文化圈裡的人,可以那麼容易就「跨出同溫層」,教會的福音工作其實是在吸納別人進入教會的文化圈裡,出發點比較像是將基督教發展為強勢文化,去吸收還未找到自己人生信仰的人,並不是走出自己的同溫層和不同世界的人交流...

聊聊|基督徒,能不能開始講人話?(上)

想走出厚厚的教會同溫層,先從文化自覺開始。

「使用了新的平台、媒體、話題,我們就能走出同溫層了?」這一兩天我花了一些時間思考、也和幾個朋友深度聊天,試著釐清自己的想法和觀點,對於上述問題,我的答案是否定的,我並不覺得光是藉由新的軟硬體,教會或話題,基督徒就能達到所謂「走出同溫層」的效果...

i flip flap, reading, statue-184343.jpg

小社True|大學時代讀過,出了社會還是覺得受益良多的5本書

先說重點:這五本書都是跟情商、人際相關的。
我會盡量把書中值得分享的乾貨+知識點寫出來。其中前三本對我比較有知識和觀念上的衝擊 (因為都跟自我有關連),後兩本功用則是概念強化 (認知如何實踐到朋友關係中)。

完全沒後悔看過的五本書!裡面的概念支撐著我作為一個成人,在大人世界裡面對自己和別人,能採取足夠成熟的舉動,不用老是停在問題裡鑽牛角尖。

聊聊|代溝很深?談教會人如何了解年輕世代在想什麼

生長在同樣的時代背景、使用同樣的科技、被同樣的流行文化沖刷、歷經同樣的歷史事件,每一代的年輕人都各有不同的文化樣貌。敏銳並覺察這些細微的差異和共性,同時確保自己「活在時下」,才能消彌代溝的阻礙,造就影響年輕世代的影響力。

要想打破時代隔閡,就必須「刻意」讓自己浸泡在有利於了解年輕世代的資訊中,以下我們會討論到幾個值得關注、思考的面向。

technology, smartphone, telephone-3353701.jpg

新媒體|開始在社群經營品牌之前,必須思考的3件事

讓社群品牌化,絕對是一條正確的路徑,你的社群將有更高的辨識度、TA也將更清晰接收到你的社群所提供的價值,品牌必備的「一致性」也將為你成功累積與受眾之間的信任。開始經營社群的成本並不高,但如果想做出成效,我會建議你需要朝著「品牌化」的方向去規劃社群,以下是你應該先設想好的三個方向: